首页

捆绑男奴视频

时间:2025-05-30 06:39:57 作者:假扮猎头诱导员工辞职?“软裁员”需要“硬约束” 浏览量:52670

  近日,江苏常州某药企因“钓鱼式裁员”引发热议。据荔枝新闻报道,陈女士在该公司工作6年后,公司先以业绩不达标为由,单方面对其调岗降薪,并尝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其后安排人事部门假扮猎头,诱导其主动辞职;诱导失败后,又用在这期间的聊天截图,指责陈女士涉嫌兼职,再次要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无奈之下,陈女士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责令其支付赔偿。

  为逼劳动者辞职而自导自演一出戏,这家企业可谓大费周章。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存在“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时,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本案中,企业拿不出陈女士业绩不达标的证据、无法证明陈女士存在兼职的情况,甚至采用欺诈、诱导等不正当手段逼迫陈女士离职,试图规避法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仅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也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软裁员”并不少见。有的企业管理者通过话语或行为暗示员工“自行离职”,或是发动其他员工对其进行孤立排挤;有的用人单位关闭员工的工作系统权限、门禁打卡权限,使其无法开展工作……而在种种压力下,一些劳动者自知职业发展无望,不得不“知难而退”,主动提出离职。

  企业与员工之间,本应是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关系。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企业则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报酬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一些短视的企业将员工视为可以随意算计的对象,把精力放在如何规避法律义务、降低用工成本上,而非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优化管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员工的感情,让其他劳动者“人人自危”,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会随着被揭露、被曝光,使得企业自身形象和声誉受损。

  面对 “钓鱼式裁员” 等“软裁员”行为,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督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于劳动者反映的问题迅速介入调查,让违法企业无处遁形;通过不断细化劳动法律法规、定期公布违法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企业用工自主权的边界。应对“软裁员”,劳动者自身也需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在遭遇企业不合理对待时,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条、调岗通知、与企业沟通的记录等,以便在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法院对本案的判决,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广大用人单位“提了个醒”。说到底,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要依靠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摒弃 “钓鱼式裁员” 这类歪门邪道,依法经营、善待员工才是赢得人心、赢得市场的正道。

  李明红《工人日报》(2025年05月29日 05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中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则通过减税降费增效,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政策效果已有显现。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达22289.9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864.6亿元,占比75.7%,是政策惠及主体。

“北溪”调查:政治考量凌驾于事实真相之上

随着能源的低碳发展及绿色转型逐渐成为全球的迫切需求,氢能产业已发展为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竞相布局的新型能源产业,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当前,面对日趋严峻的气候环境挑战,中国加快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走进江西赣州福寿沟博物馆 探寻城市千年不涝的秘密

近年来,川渝聚焦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装备制造领域,携手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蓝图,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重大技术装备加速突破、集聚水平明显提升。

18所高校青年联合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南开倡议”

“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进入陈列馆,毛泽东在赴杭途中说的这句话便映入眼帘。一座城市和一部大法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能够协同多元主体发挥激活、补漏、兜底作用

报道称,台“海巡署”宣称,“第九海巡队”今日在金门北碇东0.5里海域执行巡逻勤务,发现1艘大陆快艇“越界”撒网捕鱼,追逐过程中大陆船只翻覆,导致船上4人落海。台“海巡署”还宣称,大陆船只越界捕鱼且拒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